每個人使用臉書的目的不同。我不可能滿足各種人的需求。這裡只能提供一些想要運用臉書來吸收與表現自己專業形象的一些建議:

  1. 把握誠懇與真實的原則。雖然臉書不像Linkedln或是求職網,作為你專門用來求職的網站。它主要的作用是社交網絡,但是你還是可以用來擴展你的專業發展,甚至效果更好。它最大的好處是能夠顯示出真實的你。
  2. 使用真名與大頭照。如果你要交往的對象主要是在台灣或是其他華人地區,建議盡可能用你的中文姓名,避免用匿名。如果你只限于和你熟悉的朋友交往,我不反對你用英文姓名。用你的真實姓名和放上你的大頭照,可以增加你的信用度印象。
  3. 寫出你的觀點。你不需要是名專家,但是也應該提出你的看法或主張。你的文字要能夠讓人們看出這是你自己的想法,而非只是情緒性的發言或是回應。臉書雖然不像微博或Twitter有140字的限制,但是你也應該好好運用寫作空間來寫出至少2句長度,足以完整表達出你的意見的文字。
  4. 經營一些專業知識與專業人士。在不涉及你所服務的公司的機密原則下,你應該就你所在的產業或是參與公益社團,經常性的發表你的意見或心得,或是詢問咨詢意見。你的文章,應該逐漸的吸引到這些方面的專家或是有經驗的朋友,讓其他人注意到你的專業水平與專業人脈網。如果你自己確實就是某種專業人士,你可以進一步的在臉書上經營你的社團或是粉絲頁,這樣更可以集結到專家,一同發表分享相關的知識與經驗。
  5. 讓人們看到你真實的生活。你的臉書不需要都是寫你的專業,那樣會讓人們感覺到你過於功利導向,會讓人們憚于和你真誠的交往。你可以穿插一些你真實的生活,讓人們感受到你真實的價值觀與興趣。
  6. 準備你的履歷網頁。雖然臉書不像Linkedln提供可以直接發表你的履歷的頁面,但是你還是可以運用其他網站或是其他雲端空間,例如Google Drive或是Dropbox等,放上你的履歷。當有人提出需求時,例如對你有興趣的企業,你可以引導他到你的履歷網頁去瀏覽。請注意,人才需求公司或是用人部門老闆,多半會追蹤你的臉書頁面,了解你的為人與能力。因此,如果你在預備在未來某個時候轉換你的職業跑道,或是擴大你的職業來往,你平日在臉書上的活動,就不應該過於輕佻,或是暴露出你不是專業人士。

554707_149723575162259_329812153_n.jpg

arrow
arrow

    職場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